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393游戏网 (https://www.393youxi.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游戏资讯 > 国外资讯 > 正文

不是很懂你们二次元,但还是试着强行分析一波

发布时间:2019-04-19 10:21:32 所属栏目:国外资讯 来源:新浪游戏
导读:副标题#e# 导语:图片为《小林家的龙女仆》截图 今天我们谈到95、00后这批Z世代,似乎很难绕过“二次元”这个词。但是,到底什么是二次元? “二次元”一词源自日本,字面意思是“二维”,指在纸面、屏幕等平面上展示的动漫、游戏角色,来到中国,意义引申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导语:图片为《小林家的龙女仆》截图 今天我们谈到95、00后这批Z世代,似乎很难绕过“二次元”这个词。但是,到底什么是二次元? “二次元”一词源自日本,字面意思是“二维”,指在纸面、屏幕等平面上展示的动漫、游戏角色,来到中国,意义引申为动漫和游戏等作

  图片为《小林家的龙女仆》截图  图片为《小林家的龙女仆》截图

  今天我们谈到95、00后这批Z世代,似乎很难绕过“二次元”这个词。但是,到底什么是二次元?

  “二次元”一词源自日本,字面意思是“二维”,指在纸面、屏幕等平面上展示的动漫、游戏角色,来到中国,意义引申为动漫和游戏等作品中构筑的整个世界观。举个例子,前者的“二次元”指皮卡丘,后者则指那个有着各种各样精灵的虚构的宝可梦世界。

  因为这种意义的延伸,在中国,对二次元人群更准确的定义,是指受ACG(动画、漫画、游戏)作品影响,对架空世界观有特别感情的一群受众。

  这种感情表现在方方面面,他们会在线上聊天频繁使用来自ACG世界的台词、表情包,买动漫周边,在线下饰演自己喜爱的角色,即所谓“cosplay”,甚至有不满足于官方提供的内容,基于作品世界观和角色自行创作“同人”作品的爱好者。

  B站日前发布的动漫文化报告显示,接近一半受访Z世代表示常用动漫表情包聊天,近7成人表示动漫元素会对自己的购物决策有重大影响。

  二次元意义向“世界观”的方向外延,这到底是中国ACG受众的自我定义,还是媒体对当下一种文化现象的高度概括,已经不可考证。但它足以说明一种倾向:“二次元”文化消费已经不再是单纯对作品内容的消费,而是对作品世界观的消费。

  换句话说,今天被我们定义为“二次元”的年轻人,二次元只是他们的审美情趣吗?恐怕不是,对他们来说,二次元也许还是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

  基于这个推论,我们试图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三个问题:

  1、具体而言,二次元是一帮怎么样的人?

  2、他们是何以成为二次元的?

  3、三次元怎样跟二次元沟通?

  这肯定不是我们对二次元的全部问题,但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构建起对二次元群体基本认知框架。

  他们的二次元滤镜

  2015年,A站和B站上越来越多人讨论一部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动画。这部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一系列军事政治事件为题材的作品,将世界各国的形象拟物化,比如将共产中国变成兔子,美国变成鹰。这种童话化的表达,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二次元圈专门术语——萌化。

  “萌化”还可以发生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上,比如一位微博上的画师,就将各种甜食幻想成少女,画出了一组“甜食少女”的漫画,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大白兔奶糖娘”。这种“萌化”又常常被称为“娘化”。

不是很懂你们二次元,但还是试着强行分析一波

  当这些被拟人拟物化的事物之间发生互动,一个具备独立世界观的故事就开始成型了。

  如果你是广告创意从业者,对汉堡王和麦当劳几十年来的“恩怨情仇”应该不会陌生。在一些吃瓜群众眼中,汉堡王成了一个使尽浑身解数引起心上人注意的追求者,而麦当劳则是那个高冷傲娇的被追求者,圈内人把这种组合叫“CP”(couple)。

不是很懂你们二次元,但还是试着强行分析一波

  最初的CP仅用于描述耽美同人作品中男男之间的恋人关系;后来,CP不再局限于某类作品和性别,凡是读者观众认为作品中般配的两个角色,都可组成CP;到最后,当万物皆可萌化,万物皆可CP也成了题中应有之义。

  从汉堡王与麦当劳的CP制造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二次元作品中的虚拟世界观正如何影响着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看法。

  《自私的基因》一书提出的“迷因”概念,或者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

  “迷因”是文化传播的最小单位,经由模仿或是学习复制到不同人的大脑中。因为每个人都会在接受和传播迷因的时候加入自己的理解,所以迷因在传播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生微小改变,最终被广泛传播的迷因与原版迷因相比,往往已经面目全非。

  举个例子,去年底今年初在网络疯狂传播的“六学”,其文本素材库是六小龄童的一系列争议性语录,但到最后,网友的选择是直接去粗取精,用“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乃至“两开花”三个字来代表整个“六学”。

  同理,二次元的少女形象本来只是指真的少女,提出CP的人最初肯定也没想过撮合汉堡王和麦当劳,但当这些概念成为口口相传的迷因,它们就在大浪淘沙中自动丧失了大部分原始含义,只剩下最精华、最适合传播的部分,变成适应性极强的万用符号。

  这跟自然界的生物演化很像不是吗?这就是为什么迷因有着一个与“基因”类似的名字。

  引入迷因的概念,也不只为了解释那些二次元术语何以广泛传播,更重要的是,当我们试图用迷因这样的生物学视角去观察二次元的发展,几乎马上就能得出一个结论:每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其影响力往往绝不只局限于其自身,当受众基础扩大,它的文化内核必然要被抽象、被泛化成某种精神符号。

  正如摇滚最初只是种音乐类型,最后演变成一代青年的生活态度一样,二次元文化也绝不只有我们所理解的ACG。

  事实上,如果我们必须要把“只喜欢ACG”的人才算成核心二次元圈层,那么二次元在中国纯属伪命题。在这里,更多的是被二次元作品中架空世界观影响的泛二次元文化人群,他们不一定是二次元产品的重度消费者,但他们用二次元的方式说话,他们带着二次元的滤镜去看这个世界,二次元是他们的精神底色。

  这种精神底色是如此的深入潜意识,以至于导致了这样一件吊诡的事情:如果你去问二次元圈子粉丝他们是否愿意自称二次元,他们多半会给你一个白眼。

  他们给出这样的答复的原因在于,除了动漫游戏,他们兴趣相当广泛,他们喜欢穿汉服、听国风音乐,喜欢摄影、跳舞,这些看上去都跟二次元扯不上关系。

  然而,尽管A站B站都没有一个叫“二次元”的标签,但你很容易在里面发现带有二次元风格的内容、弹幕和评论,例子不胜枚举:B站古筝音乐UP主“墨韵”播放量最高的一首演奏作品叫《千本樱》,原唱是二次元偶像初音未来;在各种视频中无处不在的“前方高能”弹幕,典出《高达》动画系列;……

  今天,之所以没有人会再大张旗鼓地自称二次元,那是因为当人人都是二次元的时候,就再也没有强调这个身份的必要了。

(编辑:393游戏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